实用性器物或冥器,器型随意性大,信息完整度低,或是碎成大小不一的碎片,或是干脆部分遗失,每修复一件都是巨大且充满未知的工程。“因为你不知道这件文物会碎成多少块,更不知道这些碎片是否属于同一件器物,甚至连它们还能否组成一件完整器物都要到后才能知晓。”
花几个月时间,去修复一件破损文物,这项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却为常人带来了难以体验的征服感。在他们眼里,每块瓷片、陶片都是一段历史,而他们所要做的,便是循着其中的蛛丝马迹,将一段段支离破碎的历史拼凑起来,展现在大众面前。
想到库房里还有很多陶片、瓷片没有修复,。“如果都修好了该有多好啊,那样就能展出,供大家参观了解了!”
文物信息的不完整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修文物又必须严格按照规律来,臆造是为文物“续命”的大忌。从业17年,他们共同修复了数百件陶器、瓷器,文物断代从商周到明清。有时,看到一件很丑的陶器,总有一种冲动想给它改了,但理智告诉他们这事不能干:“丑也是一种存在,必须按照文物本来的样式去修,不然宁可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