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修复步骤:
首先是将原物拍摄,存档用。接下来是清洗工作。把器物放入超声波清洗器内,在清水中加适量化学试剂丙酮微加热处理,把污绩、粘合剂去除。开机2至3小时后污绩粘合剂自然脱落。在清洗过程中,应看看清洗机内的沉积物中,是否留有古瓷片,若有应清洗后确认与该器吻合,再将片重新利用,尽量做到原汁原味,还其庐山真面目;要先将冲口内的黑色洗掉若无超声波清洗机,用含氯消毒剂滴在冲口上,一边用电吹风对准冲口,加快药水挥发。一般这样的程序要重复进行多次,才能彻底将线内黑绩洗出,再用清水漂净,有时因黑色比较难洗,仅清洗这一个步骤就要花好几天时间。
第二步是进行修复。一般采用的是无色透明选择用502胶或双份组环氧树脂将古瓷片粘接复原,缺处用瓷粉加合成材料(聚酯)制成瓷器腻子将底做平,进行补缺。
第三步是待古瓷拼装完整后,再做底色化妆及画青花等彩色和上釉。釉是一种新型仿釉涂料,如聚酯等。上完釉后器物表面光亮,硬度高,装饰性强。有时口沿的青花直线,它中间深、二边淡,有如国画的墨韵,若隐若现,虚中有实。他说在处理口沿时,应选择手工描与机械喷的工艺相结合,才能做到天衣无缝。后是用地板蜡罩光。经修复后的古瓷,光彩如初,重现原貌。
瓷器的定义:
凡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器物就叫瓷器。但当今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
一般人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1、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和化妆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2、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3、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打底子 经过粘接的瓷器会留有一条条粘接细缝。
要用颜色填平,即为打底于,也叫刮腻子。要选择附着力强的涂料并加上适量的填充料,调制成填补料,然后用小牛角刮刀一层层地刮涂上去,每刮涂一层要等待其干燥后用细水磨砂纸打磨一次直刮涂到细缝填平为止。用细砂纸慢慢打磨,打磨到以手触摸接缝处感觉光滑无阻挡即可。
拼对 根据器物的形状、纹饰、颜色进行试拼编排,用笔写上记号,并计划好粘接的顺序。
瓷器是中国伟大的发明创造,中国被誉为“瓷器之国”。从古至今陶瓷器在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日常生活当中的工具,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现在存留下来的大多有缺,还有一些已经消失殆尽了,导致人们无法真正的了解瓷器的本来面目。为了能让陶瓷器体现它的,还其本有的历史、科技及艺术等内涵,我们要对那些缺的瓷器进行修复与保护,使它发挥出本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在瓷器伤口的母胚处开盲孔,盲孔的直径为2~5mm,过大的盲孔可能会破坏母胚的结构,并打孔装固定杆;
2、根据所述瓷器伤口的形状,用裁剪工具剪取所述瓷器伤口形状大小的金属网片,所述金属网片在靠近所述固定杆一侧绕包所述固定杆,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支架;
3、用材料在所述瓷器完好的部位,跟所述瓷器伤口相应的部位进行取模,形成模,然后把所述模转移到所述瓷器伤口的取模侧用作衬垫;
4、用组织材料将所述支架包裹,然后在所述模的相对侧用刮批工具对所述组织材料进行刮批,修复所述瓷器伤口;
5、所述刮批完成后,将所述模取下,等所述组织材料完全硬化后,将修复部位打磨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