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物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1、仿古建筑物的特点
1)主要材料
古代建筑多数都是以木材作为建筑的主材料,所以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建筑是由台基、园梁、山墙、廊壁等要素共同构成在结构上软性连接,富有韧性。古代建筑墙体是不承重的,可以敞开也可以是幕墙,到处是隔而不断的流动空间。
2)平面特征
古代建筑一般都是以打木桩作为建筑的主体,木桩的范围是以这个建筑物的有多大,然后再设计怎么安放,建筑物的大小是以间的大小和间数的多少来定的。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因此,建筑物的开间一般为单数,而且以开间越多为等级越高。
3)建筑群体
以庭院和由间形成的,层层渐进,古代建筑视角丰富与花样多变。在群体上讲究点、线、面的合理布局,强调有层次、有主次、有广度、有深度、有变化的审美理念。特别讲究中轴线的确立,古建筑的群体布局,大都采用对称和对比的手法,重点建筑置于中轴线上,次要建筑置于两侧,既突出重点,又保持严格的对称和均衡。
中国仿古建筑特点,可归纳为四点,即:大屋顶、木骨架、檐装饰、石台基。
1、大屋顶
仿古建筑的屋顶垂直高度大,而且屋坡陡曲,表现出*建筑的名族气势。
2、木骨架
整个房屋的受力是由桁梁柱等组成的木构架承担,房屋建筑的体形大小和简数分隔也由木构架布置决定。
3、檐装饰
屋面檐口采用瓦件装饰和墙柱顶檐采用斗拱或砖檐装饰,使整个建筑显得多姿多彩。
4、石台基
整栋房通过柱网组合架立在石砌承台上,它有效地解决了荷载传递、地面排水、地坪坚实等问题。
仿古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
1、整体设计
建筑布局是仿古建筑整体设计的步,一般来说可以采取轴线布局和园林布局两种方式。
1)轴线布局是参照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准设计形式轴线对称,在建筑物的中间用道路或是建筑形成一条中轴线,在轴线周围依次布置相关建筑。这是仿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布局形式,故宫、十三陵、太庙等诸多建筑都是采用了这一布局形式,上海世博的一轴四馆也是借鉴了这种设计理念,而新圆明园、大观园、横店影视城等现代仿古建筑区都是采用的轴线布局设计,游客置身其中,有很强的返古感。
2)园林布局。园林布局是仿古建筑中另一重要设计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对山水有很强的依赖性,园林布局有绕山绕水和穿山穿水两种。绕山绕水是将山水作为建筑布局设计的中心,建筑物环绕在山水的周围,这种设计的典型便是颐和园,这种设计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整个建筑群依靠山和水得到有机联系,游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眺望到景观的中心,南充的北湖公园便是采用了这种仿古形式,建成以来得到了很好的口碑。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开始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国家,为了将这一文化发扬光大,诸多城市开始出现各类仿古建筑。为此,相关人员需要针对设计手法以及建造技术方面展开全面探究。本篇文章将阐述仿古建筑设计的主要手法,并对于主要技术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我国仿古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仿古建筑是一类具有很强观赏性特点以及文化内涵的类型,无论是建造方式还是设计模式均有着独有的特点。为此,必须做好基础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