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职称,编辑汇总以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作为主要编著者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或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作为作者发表论文或专业文章1篇以上;或作为作者之一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或专业文章2篇以上。
(2)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上作为作者发表论文或专业文章2篇以上。
(3)在市级以上本专业学术会议上作为作者宣读、交流论文或专业文章2篇以上。
(4)撰写的有关本专业技术培训教材或手册、讲义2万字以上(公开发表或内部发行)。
(5)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上作为作者发表论文或专业文章1篇,以及为解决较难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1篇以上。
评职称有效的著作要在评审单位认可期限之内
参评人出版著作评职称,要能体现自己任职期间内的成绩,即著作要是参评人任现职以来出版。另外,评职称有期限限制,不受理逾期出版的著作,即著作必须在评职称前成功出版。为了及时出版著作,参评人通过了解评职称著作从投稿到出版的时间,要合理计划和安排。
出版著作是评职称的加分方法,但一个人可选择出版的著作太多,并非所有的出版著作,都一定对评职称有效。那么,评职称有效的著作有哪些?符合评审文件中对著作要求的所有出版著作,均为评职称有效的著作。
老师评职称出书,是正式出书,必须由出版社的参与。按照正常思维,出书就要编写书号向出版社投稿,但实际上投稿后,出版社同不同意,这说明出书是有风险的,想要出书不一定成功。由向出版社直接投稿办理的出书,是办理的公费出书的程序。公费出书对出书的标准是赚钱,即要有市场。向老师评职称出书要求市场,这很难达到,这样一来出版社不同意出书的几率占比很高很好。而且根据出版社公费出书占比,普通人出书甚至不到1%。若所有老师坚持用这种出书方法,则评职称出书很难很难。